戳原文!最好的国学随身听!
------文始------
有人说,听她讲一堂课,一辈子都忘不了,也永远不会忘记去读中国的古典诗词。但她却说,自己没做出什么特别的成就,只是把自己知道的、了解的那些诗词里丰富的情感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说了出来。但就是这些话,也足以回响千年了…
1978年,南开大学校园里,
一夜间刮起一阵古诗词旋风,
一位从加拿大来的女教师,
在南开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,
同学、老师奔走相告,
每一堂课都是座无虚席。
结果历史系校友范曾,
得知此事后竟非常生气:
“真是崇洋媚外!
我们几千年的古典诗词文化,
怎么还找一个洋教授来教!”
然而这全是一场误会,开课的,
其实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,
她的名字,叫做叶嘉莹。
听起来如笑谈,
但笑谈背后却是心酸。
有人说,只要提到中国诗词,
那么就必然要想到叶嘉莹,
谁要一提起叶嘉莹,
那么必然会想到中国诗词。
可在1978年回国授课前,
这个古典文学研究大家,
被称为“穿着裙子的士”的女先生,
多年来都只能在国外教书,
无法用母语讲授本国的诗词文学。
如此处境,全是因为命运,
用叶先生自己的话来说:
“命运把我放在哪里,我就落在哪里。”
叶先生这一生跌宕起伏,历经坎坷,
但最终,她没有向命运低头。
1924年7月,
叶嘉莹出生于北平,
是满族叶赫那拉氏的后裔。
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,
母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老师。
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,
由姑姑来家中为她开蒙。
拿到手的第一本教材就是《论语》,
有次,她读到“朝闻道夕死可矣”,
不由得为之而感到奇怪和震动,
是什么东西,可以给人这种力量?
彼时,新文化运动声势浩荡,
山河动摇,谁人有心风雅?
偏偏在这震荡的时代里,
叶嘉莹对古典诗歌产生的爱意,
让她背驰家人让她学医的期望,
进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。
就在考上大学不久,
叶嘉莹遭遇了人生一大变故。
早在读初中时,北平被日军占据,
父亲不得不得在动乱中南下,
家里人因此生活拮据,
天天只能吃酸臭的食物。
当父亲已完全没了音信时,
更大的痛苦转眼间就来了。
1941年,母亲得了肿瘤,
当时医疗条件极为恶劣,
手术不久便引发了败血症,
母亲在火车上撒手人寰,
叶嘉莹亲自将遗体送到医院,
亲手给母亲换上了衣服。
在丧母的巨大悲痛下,
她写下了《哭母诗八首》:
叶已随风别故枝,
我于凋落更何辞,
窗前雨滴梧桐碎,
独对寒灯哭母时。
在辅仁大学,
叶嘉莹遇到了恩师顾随。
顾随先生是文化研著大家,
其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评价:
“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,
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,
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。”
正是在顾随先生的培养下,
叶嘉莹的古典文学研究更上一层楼。
读书时她十分认真,
不愿错过顾先生的每一句讲解,
愣是记下了多达七八本的听课笔记。
她与顾先生的通信、笔录,
每每习作经由顾先生批改的底稿,
多年来一直都被她带在身边。
叶嘉莹的诗词悟性之高,下笔之妙,
也是让顾先生赞叹不已。
顾先生的传文之道,为师风范,
也对叶嘉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
让她有志将中国灿烂的古典文学,
深入浅出地传给后人。
叶嘉莹先生曾说:
“我讲爱情诗词讲得很好,
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的爱情体验,
在我这一生当中,
都未曾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。”
她说自己总是被命运推着走,
命运让她念书,她就念书,
命运让她做中学教员,她就做教员,
命运把一个男人推到她眼前,
她就毫无怨言地跟他过了一生。
一说起爱情,叶先生提到了吕碧城,
说吕碧城有一句诗非常清高,
叫做:“不遇天人不目成。”
意思是说,不遇到万中无一的人,
自己宁愿单身过一辈子。
叶嘉莹自己不是那么清高的人,
但她一生却未遇到最好的爱。
上大学时,
叶嘉莹很少与男生说话,
她自觉得古板、保守,
男孩子写了信想交往,
她一次也没有回过人家。
大学毕业之后,她在中学教书,
突然一个女同学打电话给她,
说父亲去世,在家守制不得外出,
想约几个同学见见面。
就在这次聚会上,她认识了赵钟荪。
赵钟荪不但主动送她回家,
此后还常常来找叶嘉莹。
那时赵钟荪在秦皇岛工作,
为了见叶嘉莹就常往北京跑。
那两三年里,赵钟荪一直表白,
但叶嘉莹从来没有答应过他,
直到赵钟荪突然丢了工作,贫病交加,
叶嘉莹便觉得有几分内疚,
想是自己害得人家耽误了工作。
后来,赵钟荪要去海军学校教书,
再一次找到了叶嘉莹:
“我要跟你订婚,不然我不走。”
见赵钟荪多年来一直这样执著,
叶嘉莹最终答应了他。
这场婚姻,
也算是改变了她的人生。
1948年,赵钟荪去往台湾,
叶嘉莹也跟着到了宝岛上,
不久后,白色恐怖弥漫开来,
赵钟荪因莫须有的“谍匪”罪名,
直接就被关进了监狱。
半年后,叶嘉莹和女儿也被抓,
等到被放出来的时候,
她所任职的彰化女中里的老师,
多半都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。
叶嘉莹没有工作,也没有住处,
只能带着女儿寄宿在亲戚家,
铺一条毯子抱着女儿睡地板,
中午怕孩子哭声吵到大家,
只能带着孩子在屋外转悠。
为此,她曾写下《转蓬》:
转蓬辞故土,
离乱断香根,
已叹身无托,
翻惊祸有门。
覆盆天莫问,
落井世谁援,
剩抚怀中女,
深宵忍泪吞。
突来的灾难,
并没有将叶嘉莹打倒,
一切如她所说的:
“我从来不想什么成败,
对于人世的得失也不去考虑,
现实的利害并不放在心上,
但就是那么一步步走过来了。”
为了生计,她四处奔波,
通过一个亲戚到台南私立女中,
忍受着极为简陋的食宿,
晚上睡草席,白天喝米汤,
甚至要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上课。
课上到一半,孩子闹着上厕所,
叶嘉莹只好对学生说对不起。
但就是凭着生命的韧劲,
她熬过了那段艰苦岁月。
1952年,
关押三年的丈夫被释放了,
叶嘉莹的生活却并未好起来。
赵钟荪出狱后丢掉了工作,
由于政治迫害整个人性情大变,
每天都对着叶嘉莹乱发脾气。
至于还有更多的冷漠和暴怒,
叶嘉莹从来没有对外界提起,
她唯一说的就是,在那之后,
自己夜不能寐,精神面临崩溃,
一度想过:“如果自杀的话,
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减轻痛苦呢?”
叶嘉莹最终选了默默承受,
而在备受折磨的岁月里,
她亦是明白了一些世情禅思,
例如王安石的一首诗:
风吹瓦堕屋,
正打破我头,
瓦亦自破碎,
匪独我血流。
众生造众业,
各有一机抽。
读到这首诗时,
叶嘉莹忽然明白了,
也许丈夫的性情突变,
和他的命运遭际有关系,
他也是一个“受害者”,
对于他的所作所为,
自己选择承受,但在承受中。
她还是会走出自己的路。
在叶嘉莹看来,每个人都在受苦,
又在这过程中影响着别的生命,
众生造业,唯有悲悯才能共生。
后来,叶嘉莹提出“弱德之美”,
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名词,
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时,
她发现许许多多的词人,
是在无比艰难和压抑的环境中,
还有自己的品格与操守。
无论“弱德”还是“悲悯”,
都是她在人生中的大悟,
诗词中的大悟。
丈夫没有工作,
生计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。
幸运的是,1966年,
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,
并接受了加拿大一所大学聘请,
和家人在温哥华定居下来。
当时她已经42岁,
必须重新开始学习英语。
可是当她用国外的语言,
来讲解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学时,
总觉得这里面隔了万重山水:
“比如王国维讲诗词要有意境,
这个意境我怎么翻译给学生呢?
在英语里面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词。
中国古诗词的那种精妙、幽微,
根本不是西方语言能表达领会的。”
身处西方,叶嘉莹思念祖国,
可是当时全家生计靠她支撑,
她根本没有更多的选择。
“我不干了,我的家怎么办?”
拿到终身聘书后,
叶嘉莹以为自己的人生,
终于进入了一个平顺的阶段。
可就在1976年,
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去世,
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中,
她强忍着悲痛写下无数诗作。
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这些痛苦时,
叶嘉莹先生后来说道:
“如果能平静地生活当然好,
但我也觉得,如果一个人一辈子,
都是非常平顺,没经历什么挫折,
可能体会不到生命的大悲和大喜,
经受不到患难的磨炼,
也不一定是件好事。”
十年浩劫结束后,
听说中国恢复了高考,
叶嘉莹便有些坐不住了。
这时的她不用再为生计奔波,
终于可以做一次自主选择,
马上就写信给大陆,希望回国教书。
浩劫当中,一切文化被打倒,
叶嘉莹非常担心古典文学的未来,
直到偶然有一次在火车上,
看到一个年轻人捧读《唐诗三百首》,
她认识到,诗歌是不死的,
它饱含的人类感情不会因劫难毁灭,
会生生世世激发读者内心的共鸣,
这种共鸣不止于艺术,
而是淬炼了人生的悲喜,
穿越时间让每一个人感同身受。
叶嘉莹曾说:“王国维有句话,
我一直不愿意在讲课的时候提,
那就是,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。”
但也正是承受百凶的词人们,
把人生中的难言之情,
用最美的形式表达了出来。
从1979年开始,
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,
在加拿大和大陆之间辗转,
每天授课从早到晚,
最多的时候要在三所大学开课。
她用“兴发感动”的方式讲解,
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口吻吟诵,
每次授课反响都极为热烈,
在高校之间刮起一阵阵旋风。
对于叶嘉莹先生而言,
能够把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与真,
传递给更多的中国人,
让中国人了解到这瑰丽的宝藏,
是她几十年从未断过的理想。
“我不想我们炎黄子孙,
如入宝山,空手而归。
你来听我的课,并没有实用,
不会让你涨工资,也不会让你升官,
但是哀莫大于心死,身死次之,
古典诗词蓄积了伟大诗人的心灵,
其智慧、品格、襟怀与修养,
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。”
在退休之后,
加拿大给她20万美元退休金,
叶嘉莹先生拿出一半成立奖学金,
为的就是让中国诗词发扬光大,
这可是先生教一辈子书换来的钱呐。
叶嘉莹先生向来不看重钱财,
自己生活简朴,每事亲力亲为,
直到后来腿脚不便才受人照顾,
她平时餐饭十分简单,
早餐不过是面包和牛奶。
很多人劝她尽量少出席活动,
能少讲一点课就少讲一点课,
但只要身体无恙,叶先生仍旧坚持,
如今90多岁高龄依然授课。
她把所有精力投注在此,
并不是为了什么名利、得失
只是自己一生喜爱诗词,了解诗词,
深知其中有多么美好的东西,
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体会,
那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。
“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就,
我只能尽我个人的力量去做,
我只会做这个,也应该做。”
当被问起是否有遗憾,
叶嘉莹先生说:
“我不知道,我所尽量去想传达、
想要培养的,能不能有什么结果,
所以我也曾经写过一首小词:
又到长空过雁时,云天字字写相思。
荷花凋尽我来迟,莲实有心应不死,
人生易老梦偏痴,千春犹待发华滋。”
叶先生说,自己尽力去做,
也许并不能做出大成就,
但只要将诗歌传递下去,
中国诗歌的种子不死,
那么也许将来后继有人,
会有更好的完成。
叶先生这一生历经磨难,
但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从未改变。
时至今日,她已授课七十余载,
仍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古典文化的火种,
先生这样的智慧、襟怀与品格,
就像中国灿烂的诗词一样,
沉淀着“士”的风骨与修为。
《一代宗师》里面宫老爷子说:
“凭一口气,点一盏灯,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”
幸而有叶先生这样的传灯人,
中华诗词传承千年,
于时光长河中光彩不坠的美景,
才能一代代继续盛放。
------文终------
文章 图片:一日一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小广告一枚:
服务热线:13168363540 谢老师(同步微信)
戳原文,最好的国学随身听!